2023-09-16 22:45:30 责任编辑:admin
喻树迅,男,1953年11月出生,湖北麻城人。博士、研究员、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从事短季棉育种工作。
现任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所长,兼任中国棉花学会理事长、国家863现代农业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等职。他先后被农业部评为“神农计划”、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3年来,主持“九五”国家攻关棉花专题、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国家转基因棉花基地、国家转基因棉花产业化、863、973等16个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出12个棉花新品种,在全国主要棉区累积种植2亿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90亿元。成果奖励10项,其成果“适合麦棉两熟夏套棉花新品种的中棉所16”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2名),“适合麦棉两熟的夏套低酚棉-中棉所20”、“生化辅助育种技术选育优质、多抗丰产系列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名)。他提出的我国短季棉三大生态区的划分、早熟性状遗传分析及遗传力确定早熟性状高效选择方法、生化遗传辅助育种对早熟不早衰性状的有效选择、低酚棉隐性基因纯合与花器官特异性相结合解决基因分离与异花串粉保纯,早衰、优质基因克隆等研究结果得到同行认同与采用。1998年他领导的课题组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作为中国农科院和华中农大博士生导师,培养硕士、博士22人。发表论文63篇,著作6部。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所长、博士、研究员。中棉种业长江公司董事长,1979年12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喻树迅博士是我国著名棉花遗传育种家,短季棉育种和转基因棉育种的开拓者之一,国家级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现为中棉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国家棉花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
他身兼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高新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棉花学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由于成绩突出1997年被评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人选、农业部神农人才计划、中国农科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评选为国家科技部300名科技骨干排名第一,1998年他所领导的课题组获得“五一”劳动奖状,1999年获河南省“十大科技英杰”称号。2011年11月10日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共有91个。
朱光亚,彭桓武,李四光,任新民,龙乐豪,姚期智,田长霖,黄锷,张启发,方述诚,陈刚,孟兆祯,肖培根,石元春,刘永坦,胡盛寿,桂卫华,李仲平,向涛,桂建芳,潘垣,罗俊,喻树迅,瞿金平,万卫星,舒德干,南策文,姜德生,樊明武,余少华,邓运华,丁烈云,夏军,邓子新,戴芳澜,汤佩松,汤用彤,王竹溪,李培根,胡聿贤,陈庆宣,赵其国,宋振骐,霍裕平,胡英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教授
中国棉花学会 理事长
国家十五863现代农业技术主题专家组 组长
中国棉花协会 副会长
国家植物基因安全评价委员会 委员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理论研究方面,首次提出短季棉生态区的划分;蕾期蕾脱落率作为早熟性选择指标;培育出生育期100天的短季棉新品种,在我国北方棉区实现麦后直播。并率先开展棉花生理生化育种,解决了早熟品种早熟早衰遗传正相关的理论难点,为选育早熟优质高抗品种提供了新技术,丰富了棉花遗传学内容。二十多年来,他先后育成中棉所10、16、20、27、36、42等8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3亿亩,经济效益11.7亿元。1985~1999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级奖多项。
2023-07-22 100
2023-08-04 100
2023-09-11 97
2023-08-04 94
2023-09-11 91
2023-07-22 90
2023-09-16 90
2023-08-28 84
2023-07-22 82
2023-08-16 81